这是济宁地区回族群众独创的一种饮食。糁汤是把去肉后的羊骨或鸡骨放入大锅清水中,再加入适当香料慢火熬制而成。这不同于南方城市小罈小罐煲汤。煮糁汤需用大锅,锅大小起码在五印(济宁方言)之上,直径大于一米。原标准锅深度也不够,还要用白铁皮沿锅口再加高一圈,然后砌入灶台,取名叫“净”(济宁方言)。只有锅的容积大才能放入足够量的骨头,这样煮出汤来味道才浓。糁汤一般用作早餐,要喝汤必须煮上一夜。等到锅中骨头脱肉脱油、洁白光滑,捞出后再加入少许麦仁或大米粒继续熬制,一直到整锅汤颜色乳白、粘稠适度、味道浓厚、香气四溢,才可盛入碗中,撒上香菜,滴上香油进行享用。这时还可根据自己爱好,在汤内泡入适量白煮羊肉、壮馍或大饼等。这便是营养丰富、色香味俱佳、具有济宁特色的早餐。糁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可以查到,分别读作shen和san,泛指谷物磨成的碎粒。济宁人说到这种东西时也念作shen,如豆糁子。
但为什么偏偏把这一骨头汤唸作糁(sa)汤?其中有两个传说:一是说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曾在济宁下榻,一大早济宁官员伺候早膳,端上去一碗热腾腾的糁汤,只不过当时这汤还没名字,仅一碗骨头汤而已。哪知乾隆爷一尝感觉极佳,便大声问道:“这是啥汤?”此问用的竟是方言。济宁官员措手不及,如回答是羊骨头汤,岂不是戏弄皇帝。他机灵一动,忙回答说:“对,对,这就是糁(sa)汤。”从此这汤便有了名字。二是说这汤原是用羊骨头或鸡骨头煮成,本来就没多少肉。买汤喝者不满足,在汤锅老板盛汤时,一个劲往锅里和碗里煞望(济宁方言,瞅的意思),巴不得能多捞上几片肉。煞来煞去,总是了了,也只有空煞其汤了。由此而得名糁(sa)汤。虽有了名字,但名字却有音无字,毕竟不是这么回事,这样如何打得出招牌?于是,还是由当地文化人根据这汤制作的过程及与别处骨头汤的区别,选择了糁这一字为汤名,但名字读音仍为糁(sa)汤。
这是最适合与糁汤配套的干粮(济宁方言)。说是馍,其实是一种大饼,用小麦面和好发酵后,再揉进许多干面,擀成大饼,在平底锅慢火烙制而成。饼的直径大于一尺,厚度一寸有余。烙熟后两面焦黄,内心筋道特有嚼头。泡在汤里不软不散。类似的食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一带叫做锅盔,济宁则叫做壮馍。取其意,吃此馍后壮实有力。早先济宁是运河上较大的水陆码头,当地人干搬运的人多,出力大,消耗大,吃的东西要求压饿、挡饥、撑时候。常出力行路的人都知道“芋头五里,瓜三里,馒头十里,饼二十”。这壮馍的确是最好的选择。
也是济宁有特色的一种面食。因其形状类似旧时做鞋的木楦头而得名。其用料和做法类似壮馍,不同之处在于揉制成形后是上锅蒸熟,揉面过程要不断在面团之间加入干面使内部形成层层相卷结构,蒸制时馍馍也不是放在笼屉上,而是把馍的大面紧贴在锅壁上,用蒸和烙两种手段加热至熟。楦头馍出锅时,其上表面雪白油亮,下面则是焦黄一层袼巴(济宁方言)。十分适合泡汤食用。
这是济宁汉族群众的特色饭菜,也能说是济宁最早形式的快餐。“甏”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可以查得到,读作“beng”,并注明为方言,至于是何地方言没做解释,大概应是济宁方言。过去老济宁人常用说什么油甏、香甏、琉璃甏、甏锅等方言。老人哄小孩睡觉还常唱一首童谣:“小乖乖做了个梦,两个老鼠抬了个甏,甏里装的麦黄杏,......”甏的形状象罈子,但其容积和上部的口径都比罈子大,属于砂陶制品,内外表面全部上粗釉,即是容器又可做锅用来烹煮食物。用来炖肉,其味道比用铁锅浓厚得多。所以,济宁人用它来甏肉。甏肉是以猪五花肉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,把肉切成约十公分长、一公分厚的大片整齐地码入甏锅中。再在锅中不同位置分别码入油豆腐、面筋块、腐竹卷、海带卷、和拨皮熟鸡蛋等,兑入佐料、香料后一齐用柴火慢慢炖煮。如此多的原料,用小罈、小罐烹煮绝对是不可以的。正是因为甏锅大,所装原料丰富多样,很多材料的味道合理的综合在一起,才使得其味道更加浓厚。这便是甏肉一菜的特色。它又不象另外的地方的乱炖,很多材料在锅内杂乱无章,而是锅中兑入的材料个在其位,食用者想吃什么就直接取什么,这个特点十分方便该食品的商业化。于是,甏肉一菜除各家各户逢年过节自家做以外,不知何时走向了济宁的大街小巷,配上成碗的大米干饭,成为济宁最早的快餐。大米干饭很适合配甏肉,吃饭时可按个人爱好随意购买自己愿吃的大肉、鸡蛋或油豆腐等,还可浇入味道浓厚的肉汤。记得早年济宁街头,卖甏肉干饭的老头挑一副担子,一头是蒸好的大米干饭,另一头劈材炉上架着甏锅,锅里散发着甏肉诱人的香气。直到夜晚,在昏黄的马灯下,老人还热情地招揽着顾客。
蜗螺牛三字济宁方言读作“乌拉牛”,想必是年走了音。现在也有卖家称作“五香大螺丝”,还不如“乌拉牛”叫起来有济宁老味。蜗螺牛实际上就是田螺,济宁南阳湖盛产此物。每年惊蛰以后济宁当地就开始品尝此物,大街小巷便多了一个个“乌拉牛”摊。所谓五香就是指炒蜗螺牛的佐料:葱、姜、花椒、茴香、陈皮。五香蜗螺牛饭店里叫“炒田螺”,还能加入辣椒去炒,那一份炒田螺价钱可就贵了。街面摊点上的乌拉牛可没这么贵。早年间花二分、五分钱就可买一碟,还配带一小盅醋汁,小孩子是主要消费者。家长给的那点零花钱几乎全给了乌拉牛摊。大人当然也爱吃乌拉牛,那只能在家自做自吃,恁大的人去蹲小摊,像个什么话。现在可不行了,大人也要去蹲小地摊(多数为三、四十岁的人),吃乌拉牛,喝啤酒,要的是那份随意、畅快、享受。
济宁城紧靠南四湖(即南阳胡、独山湖、昭阳湖、微山湖的总称),自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。南四湖淡水鱼种类丰富,济宁人也就物尽其用,根据每种鱼的特点,用尽煎、炸、烹、炒、溜、蒸、炖、煮、烤、烧、烀、焗等各种制作手法,把饭菜做得尽善尽美。济宁人吃淡水鱼大部分做法与其它地方类似,有些做法则比较独特,对各种鱼的称呼也异于它地。例如以下几种鱼济宁方言就别有叫法:
1、鲫鱼。济宁叫做草鱼,小鲫鱼叫做草鱼头子。与青、鲢、草、鳙四大人工饲养鱼中的草鱼重了名。我认为把鲫鱼叫草鱼确实有误,是现代济宁人把老方言唸走了音。我记得老方言发音应该为“潮鱼”。尽管是方言,鱼的名字也不是乱叫的。鲫鱼不像草鱼因以水草为主食叫草鱼。老辈济宁人原因是此种鱼数量多,鱼往往成群游动,像潮水一般而叫其潮鱼。不是有成语也说“鳞鳞如过江之鲫”吗。
4、昂刺鱼又名黄颡鱼。济宁叫做戈涯鱼,涯字在这里济宁唸作(yai)。我想叫做戈丫鱼更确切些,因为此鱼头部长着三叉戟一样的大刺,相貌煞是威风
名贵鱼的做法早已入了菜谱,人们已不太稀罕。原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家常鱼的做法反而受到青睐。流行湖上渔民的一道家常饭菜——“草鱼抹锅饼”就十分具有济宁特色。如上所述草鱼就是鲫鱼。渔民们在湖上打鱼,名贵鱼当然优先拿去换钱,剩下最多的就是草鱼头子。渔家做饭也简便,饭菜一锅出。先把鱼收拾干净放在锅中央,加足佐料,放入适量粉条,便在锅腔子(济宁方言,又名地锅)上用柴草火炖煮起来。这时就要开始抹锅饼了,锅饼用小麦面、玉米面、高粱面都行,和好面,用手将面团拍成巴掌大饼子,依次贴在鱼上方的锅壁上,再加入清水使其半浸锅饼,盖上锅盖,继续炖煮,直到鱼香饼熟,便可揭锅使用了。这就是“草鱼抹锅饼”,其实还可叫“贴锅饼”、“烀锅饼”。“抹”、“贴”、“烀”三字不仅是字不同,其具体做法和做出锅饼的味道也不完全一样。这就要依据个人的要求选择了。
有关济宁方言说及到的特色饮食小吃还有很多很多,什么炒鹁鸽鲊、鸡杂根儿、杂骼汤、胡辣汤、卷煎、豆腐丝、鸡骨糖、糖球......等等。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的。济宁人对食品口味的要求也是极其讲究,用济宁方言讲起来也很有意思。例如:
1、两字方言:焦酥、酥脆、脆生、筋硬、黏糊、稀溜、乱乎、暄乎、喧腾、馅烘、皮根、干面、倍苦、铁涩、吼咸、清口、杀口、滑涮、......
2、三字方言:甜丝哩、酸溜哩、麻什哩、辣喝哩、苦吟哩、硬滋哩、软油哩、厚墩哩、焦炉哩、散络哩、油汪哩、稠糊哩、稀拉哩、各崩脆、沙口甜......
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 争先进位系列访谈之十二 梁山:居弱图强 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