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业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能满意和丰厚居民消费需求,仍是工作岗位的来历和支撑,表现着民生的温度。
“区政协继续建言献计,推进打造大足美食品牌,助力‘小餐饮’服务‘大民生’!”重庆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说,为助推餐饮业开展、影响消费、带动工作,区政协充沛的发挥本身优势,经过搜集社情民意信息、建立洽谈渠道、造访调研、和谐资源等多种履职方法,为大足餐饮业开展注入微弱动力。
从前,大足区餐饮运营主体多为个别,规模化缺乏、集聚度不高,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餐饮企业不多,对全区餐饮行业开展带动力缺乏。怎么让大足美食品牌“亮”起来?杨春雷、令狐绍伟等委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,主张鼓舞餐饮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征和文明内在的品牌,经过举行美食节、评选美食名店等活动,进步大足餐饮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区委、区政府活跃吸纳相关定见主张,出台了《大足区促进餐饮业高水平开展三年举动计划(2022-2024)》,支撑餐饮品牌化开展。经过品牌培养系列办法,刘三姐鲫鱼、化龙跳水鱼、珠溪肥肠、丁家坡马铃薯、雍溪口水兔、万古水八块鸡等6道菜式当选“重庆地标菜”;邮亭鲫鱼、宝顶冬菜烧白、龙水湖虾、大足红江鸭、茅店豆腐包子等9个菜品当选“渝味360碗”;冬菜酿制、邮亭鲫鱼当选市级“非遗”美食名录。
夜幕降临,大足形象街区、香霏街、蓝湖世界花街各大夜市灯光灿烂、人头攒动,这些热烈局面的呈现得益于区政协屡次洽谈和调研的助推。
在“大足味 美食荟”——大足区政协助力餐饮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主题沙龙和打造“大足美食城”专题洽谈会上,委员们环绕餐饮运营、环境美化、美食集合区打造和特征文明植入等提出了定见主张;针对运营占道、噪声扰民、环境污染等问题,许静、郑朝川、王尚英等委员编撰提案,呼吁安身大足本乡特征,规划夜间经济的首要区域,建立美食夜市街区,让市民享用夜间消费。
区商务委、城管局等部分专题研讨,吸纳有关主张,在老城区建立了大足形象街区夜市,在海棠新城建立了香霏街夜市、蓝湖世界花街夜市,一致设置了具有大足文明特征的货摊300余个,晋级改造门市店面100余个。
而跟着夜间经济的快速的提高,泊车难又成为了困扰顾客的新问题。为此,赵振中等委员主张,在各夜市和商圈邻近主干道一侧,划设夜间暂时泊车位,并用虚线加标示时刻段的方法提示驾驶员,以缓解泊车难问题。接到委员和大众的反映后,区领导安排区公安局、城管局、交通局等部分先后屡次举行专题会议研讨餐饮业泊车难问题,决定在香国公园至大融城段、蓝湖世界夜市街、吾悦广场周边等路段设置限时泊车区域,答应市民晚上6点后用餐时刻停放车辆。现在,已新增错时同享泊车泊位2200余个,大大缓解了夜市、商圈等区域泊车压力。(记者 凌云 通讯员 彭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