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小伙钓获奇特鲈鱼长了条纹和狗牙网友:给我一条解解馋!

来源:bob环球体育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31 18:07:40

  湖北的水库里,平日里可是钓鱼人们的福地,但近期网曝却有一位湖北钓友小李钓获了一种罕见的“怪鱼”独。据他介绍,当时他路亚时只觉得咬钩的鱼力气十足,拉扯异常,不像普通的鲈鱼和鳜鱼。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终于将这“怪鱼”放入渔网,他懵了!这到底是什么品种的鱼?这条“怪鱼”体型像鲈鱼,却又长了条纹,嘴里还有像“狗牙”一样的尖锐牙齿,看起来又像鳜鱼,实在是非常少见。

  令人惊讶的是,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定,这种“怪鱼”竟然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地区的凶猛掠食鱼——梭鲈,也称欧鲈、狗牙鲈等,它不仅在水库出没,甚至在长江流域都有踪影,引起了人类对于这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关注。

  梭鲈,又被称为“十道黑”,是属于鲈科的鲈形目鱼类。原产于欧洲的梭鲈,分布在咸海、黑海、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和湖泊。它的体型呈梭形且肥厚,口端位,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,鳃部长有锐利的小刺,背鳍较长,尾鳍呈分叉状,腹鳍位于腹部两侧稍后于胸鳍。身体颜色为淡黄色,腹部呈黄白色或淡灰色,身体两侧有浅黑色斑纹。梭鲈一般栖息在较深的水域中,平稳地活动,一旦受到惊扰,便会迅速潜入水底。

  小李将钓获发到网上,立即引来了网友的围观和评论。一位钓鱼爱好者激动地表示:“这可真是钓了个大家伙啊,鲈鱼和鳜鱼都黯然失色!难道是外星球来的?”,另一位戏称:“它是不是被人工合成的?”还有人调侃道:“难怪我前段时间也钓到了一条怪模怪样的鱼,原来也是这种欧洲鲈鱼!”似乎在钓鱼爱好者们中,梭鲈的身影并不陌生,只是鲜有人真正认识它。

  据了解,梭鲈是一种“双栖类”鱼种,不仅能在淡水中生存,还能适应咸水环境。由于肉质鲜美细嫩,梭鲈在欧洲多个国家成为养殖的对象。最早是在1960年从俄罗斯引进到新疆的伊犁河-巴尔喀什湖水系及额尔齐斯河水系,后来又传入黑龙江流域。自1993年以来,梭鲈陆续被引入山东、北京、天津等多个省市进行养殖。广东、福建、海南等地的水库、江河里都有梭鲈的身影,但在湖北这种内陆地区出现梭鲈还是首次,引发人类对于养殖、逃逸防范的重视。

  不过,针对这种外来掠食性物种的入侵问题,生态专家这样认为担忧。一位生态学家表示:“梭鲈性情凶猛,一旦泛滥起来,对于本土鱼类生态将构成严重威胁。”他列举了非洲鲈鱼在维多利亚湖泛滥的例子。

  维多利亚湖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大型湖泊,是全球第二大淡水湖,面积广阔,位于肯尼亚、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的边界地带。在过去几十年里,维多利亚湖鲈鱼(Nile Perch)的泛滥成为该湖ECO和当地居民的严重问题。

  维多利亚湖鲈鱼是一种来自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掠食性鱼类。它们在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到维多利亚湖作为渔业资源,目的是为了支持当地渔业和提供更多的食物资源。然而,没有预见到这种外来物种的引入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剧烈改变。

  由于维多利亚湖鲈鱼没有天敌,并且食物丰富,它们的种群快速扩张。在缺乏天然掠食者的情况下,它们捕食了许多本地鱼类,包括一些重要的本土经济鱼类。大量的鲈鱼捕食导致了湖泊中其他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,甚至有一些物种濒临灭绝。

  维多利亚湖鲈鱼的泛滥还对湖岸居民的生计造成了影响。许多村庄依赖于渔业为生,而鲈鱼的过度捕捞导致了其他本土鱼类数量的减少,使得渔民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。

  除此之外,维多利亚湖鲈鱼的引入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。它们的粪便和废物对湖泊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,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,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。

  鉴于梭鲈也是一种凶猛的鱼类,他也呼吁各地对于“掠食性外来物种”的养殖、逃逸防范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  面对梭鲈这类外来物种,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大家认为“既然它们的生态危害这么大,养殖管理一定要严格,免得它再去祸害其他本土鱼。”

  对于梭鲈这种“吃鱼的鱼”,很多人表示有点“怕怕”的同时,也对其食用价值充满好奇。一位调皮的网友开玩笑说:“要是我钓到了,肯定拿去炖一锅,解解馋!”不过更多的人则警惕地表示:“虽然好奇,但还是别让它是我们的餐桌上的食物为好。”

  网友们的观点是正确的。梭鲈肌肉肥厚,口感鲜美,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鱼类。它的含肉率很高,富含人体所需的磷、钙等微量元素和肌肉蛋白质。其中,氨基酸的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的质和量也都相当丰富,与鸡蛋蛋白质的标准相当。因此,梭鲈的食用效果被认为优于鳜鱼和鳟鱼,在我国的售价甚至高达每公斤100~150元,比加州鲈和海鲈还要昂贵。在欧洲,梭鲈更是被视为高档的美食享受。

  所以,钓到这种鱼一定要带回家,红烧、清蒸都是非常好吃。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也保护好了本土生态,有很大效果预防了这类凶猛外来物种的泛滥,绝对不能傻傻的放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