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足鲤鱼灯舞登上了2025年央视春晚,还将露脸央视元宵晚会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足人,我特别激动和骄傲。”日前,大足区政协委员冯莉与老友共享着这一喜讯。
在本年央视春晚“重庆7分钟”里,38名舞者手持手艺扎制的鲤鱼灯,在重庆千厮门大桥等标志性场景中扮演,模仿鲤鱼“漂江”“八字花”“大翻身”等动作,似乎群鱼在水中畅游,展现出“年年有余”的吉利涵义。其精彩的扮演和绚烂的舞台效果,让观众拍案叫绝。
这些赞誉的背面,饱含着大足区政协为助推大足鲤鱼灯舞传承、维护和使用支付的不懈努力。
大足鲤鱼灯舞起源于唐末时期,是在大足区万古镇开展起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灯棚类民间舞蹈,有着吉利安全、五谷丰登、幸福美满、兴旺发达的夸姣涵义和勇于进取、繁荣向上的精力神往,因动作造型美丽流通、轻盈灵敏,深受大众喜欢。
但大足区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,鲤鱼灯舞在维护传承使用中还存在着品牌不行嘹亮、宣扬推行力度不行强、文创产品缺少、传承后备力量缺乏、表演场次偏少等问题。
对此,早在2023年大足区两会期间,冯莉委员就主张,支撑大足鲤鱼灯舞参加市表里非遗主题传达实践活动,进步大足鲤鱼灯舞的社会可见度、参加度、美誉度。针对怎么样才干处理传承后备力量缺乏的问题,代克兵委员主张,加大大足鲤鱼灯舞进校园力度,鼓舞更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展开传习活动,鼓舞更多校园树立大足鲤鱼灯舞传承教育基地。环绕非遗与文旅深层次地交融,李洁委员呼吁,建造完善鲤鱼灯舞文明展陈空间,丰厚研制鲤鱼灯文创产品,让游客不光可以看鲤鱼灯舞,逛鲤鱼灯舞博物馆,还可以品味鲤鱼宴,购买鲤鱼灯、鲤鱼书包等文创产品。在大足区政协和区政协委员的继续助推下,大足鲤鱼灯舞一次次精彩出圈:露脸央视《非遗里的我国》节目;露脸贵州“村超”,为赛事添彩;与民间龙舞相结合排演的舞蹈《鲤鱼跃龙门》,参加第十七届我国民间文艺山花奖·优异民间艺术扮演著作终评赛比赛;受邀前往江西景德镇,参加“陶阳庙会”表演活动……跟着一次次大型活动的大力宣扬推行,大足鲤鱼灯舞知名度渐渐的升高,2024年参加全国各类活动就到达50余场。随之而来的是传承人的收入渐渐的升高,传承的活跃性也渐渐变得强,招引了很多年轻人参加大足鲤鱼灯舞的传承。
与此同时,大足区有关部门活跃采用政协委员主张,将大足鲤鱼灯舞归入区内6所校园的体育课程,并建成传承教育基地4所,建成占地70亩的鲤鱼灯舞文明体育公园,让市民和游客可以学习体会鲤鱼灯舞文明。此外,万古镇还开宣布50余种鲤鱼灯产品,供游客赏识选购。
经过多年的沉积和开展,大足鲤鱼灯舞创立国家级非遗的条件现已很老练。为此,在本年市两会上,市政协委员、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提交提案,主张在市级层面推进万古鲤鱼灯舞创立为国家级非遗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