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米巨鱼现身三峡大坝大量“水老虎”引发担忧专家:不必干涉

来源:bob环球体育 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27 18:21:50

  从2023年夏天开始,三峡大坝地区的水域就曾出现了不少让人惊奇的画面——

  不过从航拍以及游客们拍下的鱼群画面中,有不少人发现,好多年没再次出现的“水老虎”也开始大量聚集了。

  那些见识过“水老虎”威力的人便开始担忧,长江通过禁渔好不容易才重新建立起较为稳定的ECO来,“水老虎”会不会让这样的光景变成昙花一现?

  针对大家的担忧,专家却表示不必干涉,这是为何?理由很简单——大自然有自己的方式。

  鳡鱼也被称为黄颊鱼、黄钻鱼、竿鱼、大口鳡、鳏鱼等,主要栖息带有一定流速的淡水水域中,在我国的黑龙江、黄河、长江、珠江等地都有分布。

  其幼鱼主要以浮游甲壳动物和其他鱼苗为食,较大的个体则会以小型鱼类为食。它们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集群现象,只会在每年涨水时逆江而上交配产卵,退水时再顺江而下。

  在捕猎时,它们会根据水流的细微变动判断猎物的所在方位,一旦锁定便会紧追不舍,直到对方疲惫不堪、精疲力尽,再一口将其咬住吞噬。

  即便这时候的猎物还尚有力气,也无法挣脱鳡鱼的V字型大嘴,因为在它们的口腔下方有一个凸起的“暗扣”,猎物一旦被这个凸起卡住,基本就等于被死亡锁定了。

  而且鱤鱼的适应能力非常强,在1~38℃的水温里,它们都能生龙活虎。甚至天气越热,它们越活泛,吃得也越多。

  一条20斤的鱤鱼每天就大约需要吃掉3斤左右的鱼苗,按照这一个比例推算,一条百斤级的鱤鱼每天的食量能达到15斤以上。

  而在十几年前,因为山区水利工程的建造,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,鱤鱼的自然资源急速下降,很多地区都看不到鱤鱼的身影了。

  而这两年随着长江禁渔的成果逐渐显现,鳡鱼的数量也慢慢变得多,甚至还出现了三米大的个体。

  但因为它们的生性实在太过迅猛,所以大家才担心长江中的其他家鱼会被鱤鱼吃干抹净。

  鳡鱼虽然对环境和温度的适应能力强,但是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也非常高,所以在生态遭到破坏时,它们的数量才会急剧下降。

  且随着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和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,长江里也不只有鳡鱼这一种鱼类的数量种群在逐渐增多,四大家鱼的数量变化也尤其明显。

  根据2024年金沙江下游梯级和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报告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,宜都、沙市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总产卵规模分别达到了约687亿粒和609亿粒。

  其中四大家鱼的总产卵规模分别达到了342亿粒、223亿粒,已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。

  这些鱼类自身数量增加的同时,也为鱤鱼这种顶级掠食性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。

  因为食物丰富,生存环境充足,所以小敏的数量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爆发式增长。

  但是这种增长是暂时的,属于短期优势种群现象,随着繁殖期的结束以及长江生态链的自我修复,最终鱤鱼和其他的鱼类会达到一种动态的物种平衡。

  而随着十年禁渔期的展开,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。不少曾经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水生生物,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。

  比如此前曾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,2024年夏天时就又出现在了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中。

  还有江豚等珍稀动物也都纷纷在长江水域现身,就连长江刀鲚都在时隔30年后重新再回到了洞庭湖水域。

  再比如最先试点全面进步的赤水河,现在的资源量已达到了进补前的两倍,其中特有鱼类总数已经由32种上升到了37种。

  此外,长江水域的水质总体较好,已经重回了能够完全满足鱼类生长繁殖需要的标准。

  除了水生生物的生长以外,在长江江畔的一些国家自然保护区中,各种以鱼类为食的保护动物数量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,如白鹳,白枕鹤等。

  这也充分说明禁渔措施的实施,使得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量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,且呈现出了逐步恢复的向好趋势。

  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,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,我们也应当全力支持,为母亲河的生态大计做贡献。

  【2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调研行 曾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现身长江云南水富段·人民日报